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贵州乡村高质量发展,贵州民族大学国家级一流课程《乡村振兴实践》暨建筑工程学院微光·星火兴乡实践团于2025年7月9日-7月22日深入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摆早村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
7月9日,活动开营仪式在摆早村村委会举行。青岩镇党委书记刘海峰,青岩镇副镇长陆波,摆早村村支“两委”及建筑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实践》课程团队师生参加。
开营仪式现场
实践团于7月9日至7月13日赴摆早村与村民面对面沟通,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挖掘基层需求,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年智慧。
实践团成员乡村调研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交流访谈
实践团随后开展摆早村总体规划和各村民组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并于7月18日在摆早村举行初步方案汇报会。
实践团成员向村民汇报
7月22日下午,实践团在摆早村开展课程成果汇报和“摆早大暑节”活动。青岩镇党委书记刘海峰,青岩镇副镇长刘浪出席成果汇报会,摆早村部分村民代表参加。实践团代表对摆早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全面、详实的汇报,明确了“垄上摆早·慢活田园秘境”的未来发展定位,提出了富有创新性、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青岩镇党委书记刘海峰、副镇长刘浪对规划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规划思路清晰、内容全面、定位准确、措施可行,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导向和摆早村的实际情况,为摆早村的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课程成果汇报会现场
会后,在滨河长廊广场开展以“夏韵摆早,大暑雅集”为主题的摆早大暑节活动。实践团结合各个村民组的文化特色,上演了蒙贡酒飘香、蜡染山水间、苗歌敬烈阳、状元糕接力、瓶盖弹趣味、请龙庆大暑等活动,并用最质朴的语言向村民讲解各村民组规划方案,村民们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对村庄的了解,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
实践团成员向村民展示成果
课程负责人何璘教授表示,未来课程团队将持续把课堂知识与乡土实践深度融合,积极推动校地协作,让专业力量更精准地服务于贵州的乡村发展。期待以持续的深耕,让每一份规划成果都能成为助力规划落地的“微光”,让规划图纸上的线条真正蜕变为村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图景,也衷心祝愿这片土地在文化传承、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中,步步皆景、户户安康,让每一位村民都能在发展中收获稳稳的幸福。
实践团成员合影
供稿:建筑工程学院
一审:潘小露
二审:何 春
三审:何 璘 邹 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