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贵州民族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举行2023年第十七次集中学习研讨会。特聘教授郝亚明在会上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审视与现实思考》专题报告。会议通过专家讲、集体悟,共同探讨学校发展办学形式,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贯彻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探讨新时期学校如何更好服务党的民族工作,服务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校党委书记褚光荣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王林、张鹏程、杨声国、周杰、吴嶷晖、任达森、汪红出席会议并作研讨发言。
会议现场(一)
会议专题学习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第二章“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等相关文件精神。
特聘教授郝亚明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审视与现实思考》专题报告。郝亚明教授结合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及形成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的内涵与要素、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学校发展与学科规划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让参会人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褚光荣指出,郝亚明教授的专题报告从“理论审视”和“现实思考”两个维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以及需要把握的重点要点进行了客观专业的阐述。分析深刻,见解独到,是难得的一场理论思维与实践思维并重的高质量辅导报告。通过本次集中学习研讨,帮助大家更加准确地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更加深入系统地领会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迫切地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么做,进一步激发大家积极思考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热情。
校党委书记褚光荣主持并讲话
就如何战略地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褚光荣指出,从应变局纬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后的实践逻辑,民族大学更要当机立断、主动出击;从育新机维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后的实践逻辑,民族大学要抢抓机遇、先行先试;从开新局维度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后的实践逻辑,民族大学要担当作为、当仁不让。
会议现场(二)
褚光荣强调,贵州民族大学作为贵州省属高校,作为老牌民族类高校,学校的各项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一是要旗帜鲜明把服务新时代民族工作作为高质量发展办学的使命;二是要不遗余力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厚积办学优势;三是要千方百计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办学实践空间。新时期,学校要坚持“一个定位”、强化“一线贯穿”、突出“两环撬动”、着力“三重聚合”,以特色发展为导向,以学科布局为总领,以高地建设为牵引,以创新能力为基石,切实把新时代民族高校的使命任务落实好,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服务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综合体”。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林作研讨发言
王林在研讨发言中指出,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聚焦贵州丰富民族特色文化,结合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需求,探索利用现代化技术等形式,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助力多彩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建设。要着力提升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深入挖掘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精神和育人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引导全体师生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标识有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以文化为纽带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民大力量。
郝亚明教授讲授
与会同志表示,此次学习研讨,进一步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坚定不移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彻落实,具有很强的教育和指导意义。
学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含主持工作副职)等90余人参加会议。
文字:融媒体工作站贾楠
图片:融媒体工作站罗时艳田景莉杨卓潞
一审:潘小露
二审:何 春
三审:文 渊